提高小朋友安全感,4招應付子女分離焦慮症

圖來源:freepik

爸爸媽媽有沒有發現自已的小朋友很「痴身」,稍為分開就可能要大吵大哭個不停,這可能是小朋友對於父母離開感到不安,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症。千萬不要以為分離焦慮這回事慢慢可以克服和適應,處理不好就可能成為小朋友成長時身心健全的阻礙。

分離焦慮是一種在兒童身上典型的焦慮症,小朋友自6個月大開始就和父母(或其他照顧者)開始建立信賴和安全,同時對陌生人和環境產生「陌生」這些不安的情感,而這些情感自然會觸發小朋友天生的「保護機制」,希望透過像嚎哭的行為吸引照顧者注意。

焦慮
一般而言,分離焦慮是會隨時間逐漸減少,父母和子女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亦可改善分離焦慮:
第1招 預先告知

小朋友並未對「下一步」有預想,所以父母可以幫子女建立「預告」和「面對新事物」的習慣,提升他們的適性;另一方面,在分離之前父母要花一點時間陪子女一起熟悉新環境和人物。

第2招 說「再見」

千萬不要不辭而別,小朋友突然找不到到你時分離焦慮的情感會十分強烈,甚至潛意識承會記住而產生對大人的不信任。所以,父母離開前要明確告知子女要走、答應何時回來並要如實兌現(很重要),還有是說再見一次就夠,「狠心一點」走。

說「再見」
第3招 循序漸進

可能有一些小朋友的分離焦慮較強,需要逐漸實行分離,同時調整和子女的相處模式,例如不要隨時抱抱;透過一次比一次拉遠分隔的距離和離開時間慢慢加長,最後小朋友接受和父母分開。

第4招 不要表現負面情緒

教導子女學習分離一定是多有困難和挑戰,做家長的千萬不要忍不住責罵或否定子女分離焦慮的情緒,而是更多的開解;嘗試分開時亦不要表露擔心、躁動不安的情緒,這樣會感染子女令他們恐懼分離。

以上是能夠改善小朋友分離焦慮的其中4個方法,父母亦可以以更多的互動和訓練去改善問題,但父母千萬別看小分離焦慮問題,因為忽視會令子女對大人產生疏離感,甚至長大以後會疏離、較難相信他人,影響人際社交。

不要表現負面情緒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