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大綱

觀賞 距離 電視 尺寸

大家在選購電視時,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型號及規格,相信一定很頭痛!小妹作為世代社畜,當然很重視電視這一環!因為下班後想放鬆?無論是收看劇集、電影,還是打機,都會用到客廳的電視,故小妹對電視有一定的追求。當年換電視時,面臨選擇電視的困惑,例如「電視大小真的那麼重要嗎?」、「我應選擇55吋還是65吋呢?」等,令我無所適從。幸好,有家電店的小哥哥教路,教曉我「最佳觀賞距離」的重要性,經過一番研究和實際考量後,從而令小妹理解到如何選擇合適的電視尺吋。

電視 觀看 距離

最佳觀賞距離的重要性

在考慮選購新電視前,家電店店員首先了解我客廳尺吋,以及向我介紹甚麼是「電視的最佳觀賞距離」。他指出,試想像如坐在沙發上,最愉快是那份電視帶來的沉浸式享受,不過如果家中的電視屏幕太小,或坐的距離不合適, 我這會令觀賞體驗大打折扣。然後,他帶我在店內親身體驗,這才令我意識到最佳觀賞距離的重要性。至於我的住所,由於是開放式空間,梳化與電視距離有約2米,店員建議我應選購55吋或65的電視,才能真正渲染出那種沉浸式的視覺享受。他告訴我,55吋電視的「最佳觀賞距離」為1.7米(5.5 尺);而65吋電視的則為2.0米(6.5 尺)。店員更強調,「最佳觀賞距離」能達到最佳視覺效果,而且在使用4K電視的情況下,其實可以比過往的傳統電視坐得更接近一些,這樣能夠更好地享受高分辨率帶來的細緻畫質。

螢幕越大越傷眼?

大家聽到55吋或以上大電視,相信一定會有一個概念:「螢幕越大越傷眼」,以往許多長輩都表示,選擇一台小螢幕會比較好,因為大螢幕會影響眼睛健康。然而,在選購65吋電視後,小妹大螢幕實質上大大提高觀看舒適度,加上市面上很多大螢幕電視已配備低藍光技術,以保護眼睛免受藍光傷害。而且,隨著4K技術的進步,現在的大螢幕電視其實可以讓我們在更接近的距離觀看,而不會出現頭暈和頭痛的現象。相比之下,在過遠的距離觀看小螢幕,眼睛反而會感覺更加疲累。所以,大家對於選擇大尺吋電視時,應不再有所顧忌,現時越來越多家居選用電視牆,一台薄身的大電視能更能凸顯出其存在感,增強整體設計感,令家居裝修更和諧。

購買電視的準備?

在具體選擇之前,我建議大家可先量度梳化與擺放電視的空間距離,制定一個合理的範圍。當確定好尺吋後,也應思考電視的安裝方式:是掛牆,還是放在電視櫃上。小妹建議的則是掛牆式,在裝修期間,更特意與設計師討論了如何隱藏電視的走線問題,除了保持整體環境美觀,還能避免線路在室內形成雜亂,令家居設計整體更具現代感。

電視規格五花八門點入手?

此外,在到達家電店時,其實除了不同品牌,另一個煩惱便是像FHD、4K、Mini LED、QLED和OLED等的術語。幸好,該店員令我了解這些技術,最後選擇到一部適合我的電視。

了解FHD及4K規格

首先,FHD即全高清,解析度為1920x1080,這種顯示效果在過去是標準選擇,但如今隨著技術進步,許多新電視都轉向4K,即解析度為3840x2160,這提供了更清晰、更細緻的觀賞效果。如果大家喜歡看電影或玩遊戲,選擇4K電視幾乎是必須的,因為這樣才能充分利用4K內容的優勢。

了解Mini LED、OLED及QLED技術

接下來是Mini LED和QLED技術。這些技術主要關注背光和色彩表現。Mini LED使用更小的LED顆粒來提供更精確的背光控制,因而能實現更高對比度和更深的黑色。而QLED則使用量子點層做過濾,能提供更加鮮艷的顏色,是許多家庭影院愛好者的首選。至於OLED技術,它使用有機發光材料,能夠實現自發光的效果,將黑色表現得更深邃,對比度也毫不遜色。

最終選擇眼睛無負擔

最後店員提供建議,表示假如一般只收看本地數碼電視,我選擇4K或QLED已足夠,而如果對畫質有更高追求而又喜歡觀看電影,那麼Mini LED或OLED絕對是最佳選擇。經過詳細的比較和考量,我最終選擇了一台TCL 65吋的Mini LED電視。配備了最新4K解析度和低藍光技術,讓我在享受高清畫質的同時,也不必擔心眼睛的負擔。此外,這台電視的設計感也非常出色,無論是掛在牆上還是擺在電視櫃上,都能為家居增添不少現代感。而我平時坐沙發,感覺就像置身於電影中一樣,有一種沉浸式觀賞體驗,讓我不禁驚嘆「最佳觀賞距離的」的重要性,以及打破了我對大螢幕傷眼的迷思。最後,小妹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助到有相同困惑的朋友們,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電視,享受無與倫比的視聽體驗!

想了解更多就Click入官方網站 https://www.tcl.com/hk/zh-hk/tv-size-gu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