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打工仔都有創業念頭,為了減輕成本,很多人會選擇「頂手」其他人的生意,意思是付一筆費用,去接管已經展開營運的業務,例如Party Room、餐飲店、美容院或其他店鋪,在更快速度、更節省成本之下創業。不過,「頂手」生意並不是表面般簡單,如急於創業,可能忽視了其中的創業融資陷阱。立即看看4種常見的創業融資陷阱吧!
「頂手」之前你需要了解的是:
-評估風險能力,是否能承擔損失
-做好行業規劃,了解行情、相關法律、前景
-查清「頂手」店鋪的牌照、營業額及財務狀況,避免任何法律或債務糾紛
-檢查店鋪的裝潢及設備,是否有任何損壞或漏洞
-準備流動資金,隨時能夠周轉
賣盤就是有創業融資陷阱?
有些創業者比較多疑,覺得本來店鋪的生意營業額和利潤很可觀,為何要轉讓予別人?但其實出售原因有很多,常見的是原業主想發展其他業務、重回職場、急需套現資金(如家中周轉)、退休、移民或健康問題等。你也可以向店鋪業主問清楚,相信他一定會如實告知。
4種常見創業融資陷阱
1.沒有效力的轉讓合約
創業者必須要留意賣家提供的合約,是否有法律效力。常見的創業融資陷阱是賣家以「個人名義」出售生意,生意的持有人卻是屬於「公司」。此外,有些創業者簽了合約,才發現合約竟只是轉讓股份,而非業務資產,付了一大筆錢卻只成變成公司股東,而不是老闆。
2.器材有問題
餐飲店或其他特別技術的器材,創業者在簽約前應留意其設備和技術的幾個條件:如損耗狀況、可用限期及維修費用等,以免購買店鋪後才發現器材有問題,維修費用動輒可能六位數字。
3.生意額造假
有些創業者見生意額不錯,於是有頂手的念頭。但有些人特地造出這些營運數據,例如找人「做媒」或不時推出優惠,讓生意額表面看上去倍升,但其實利潤卻是變少,是新手容易墮入的創業融資陷阱。因此,頂手之前創業者應在平日和週末的不同時段實地考察,了解店舖真正人流。
4.店鋪有債務
有些店鋪可能負上債務,或早已預支一些套票給顧客,套現資金後,創業者便要承擔這些爛攤子。因此一定要向原業主問清楚明白,否則墮入創業融資陷阱,未開始營運已經要賠錢!
如何避免這些創業融資陷阱?
1.問清轉手原因
頂手生意之前,問清楚老闆的轉手原因,如果他解釋得含糊不清,即可詢問員工。可能你會發現一些生意上的漏洞或是缺點,又或者能夠從員工身上確定老闆的轉手原因。
2.查清債務及資產
一定要查清生意的有否債務或其他稅務。因根據香港法例《業務轉讓(債權人保障)條例》(香港法例第49章),新老闆必須承擔原業主所欠下的債務及義務。因此一定要調查其債務風險、訴訟紀錄等,再去仔細分析。
3.釐清是否有相關牌照
如欲頂手飲食業,要考慮是否有普通食肆牌照、小食食肆牌照(俗稱大細牌)或酒牌。也要留意店鋪是否符合地政或消防條例等相關法例。
4.確實租約條件
需先確實租約是否允許轉名及續租,業主會否另外收取按金等。並且了解「舊班底」的去向,如有些飲食店希望留下廚師,即要與他商討工作範圍和合約,如有新班底,也應向舊員工商討後續方案。此外,也應該檢查清楚器材的損耗或生產工具的合約,否則需額外付費去維持保養。